導語:相信大家都還沒有反應過來,秋天便悄然而至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它的到來,意味著已經進入天文意義上的秋天,即便溫度上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涼快,但真正的秋天也離我們不遠了。那么,今日立秋吃什么傳統食物呢?一起來看看下面的立秋各地美食大匯總。
今日立秋吃什么傳統食物
茄子
1、吃茄子
民間有諺語“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”,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節。這立秋吃茄子源于北方,關于這個習俗還有一個傳說。
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,大將常遇春手下的一個兵,偷了老百姓的一個香瓜。常遇春治兵很嚴,要把偷瓜的那個士兵處以死刑。這時有老百姓站出來,說元大都有習俗,立秋就得拾瓜吃瓜,這個不算偷。常玉春聽到這話,于是赦免了那個士兵。沒想到,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,其他士兵為了“貼秋膘”也都開始搶瓜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常遇春找到了替代物—茄子,茄子質感和口感和肉有點相像,常遇春就讓大家吃茄子來解饞。于是,立秋吃茄子就延續下來成為了習俗。
2、吃西瓜
立秋吃西瓜,源于古代西域。立秋時節,正是西北地區西瓜的采摘期。立秋吃西瓜,也是一種嘗鮮活動。西瓜可以解暑去燥,立秋這個時候天氣還是熱,而且進入秋季天氣干燥,所以這個時候吃一些西瓜對于身體還是有一些好處的。
3、吃秋桃
浙江杭州一帶流行在立秋這一天吃秋桃,桃子營養豐富,而且寓意吉祥。立秋這一天,大人小孩每個人都要吃桃子,吃完以后把桃核保留起來。等到除夕這一天,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掉,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去除瘟疫,給大家帶來好運。
4、貼秋膘
“貼秋膘”是大家公認的立秋習俗,尤其是在北方,比如北京。這一天,京城的百姓都會排隊買肉,回家燉上一鍋,來補補入夏之后身體的虧空。夏天天氣熱人們不想吃飯,很多人都會“掉膘”。進入秋天之后,天氣涼爽,人們食欲增強,于是就想吃點肉把膘補回來,于是就有了“貼秋膘”的說法。
貼秋膘
貼秋膘食物:
醬肘子: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,營養豐富,色香味俱全。另外,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,因其軟、料、肥而不膩,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。曾被評為“山東名小吃”。
烤鴨:北京鴨屬水禽,肉質細膩,口感良好,營養豐富,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,在人體內不積蓄,人體吸收后能軟化心腦血管。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,是美容佳品。因此,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!
醬牛肉:醬牛肉有補中益氣、滋養脾胃、強健筋骨、化痰息風、止渴止涎的功效,適用于中氣下陷、氣短體虛,筋骨酸軟、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。
燒羊肉:“燒羊肉”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?!盁蛉狻钡闹谱?,還適用于整只羊的其它部位,即:頭、脖子、蹄子、肚、肥腸、肝、肺、心、連貼等。但頭、蹄、“蝎子”不需要炸,如同時上席即為“燒全羊”
豬頭肉:豬頭肉的美味,于民間早就聲譽鵲起,據說淮揚菜系中的“扒燒整豬頭”火工最講究、歷史最悠久,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。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。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。
5、吃“渣”
山東一些地方有立秋吃“渣”的習俗,這里的渣也就是“豆渣”。用豆渣和青菜一起做炒豆渣,可以做也熬菜渣,也可以做蒸菜渣,配上辣椒油,都是不錯的美食。其實立秋吃豆渣是源于豆渣的養生作用,因為吃豆渣對于秋季預防腹瀉是有好處,正所謂“立秋吃渣,不嘔不拉?!?/p>
6、咬秋
“咬秋”習俗源于天津等地,人們相信立秋時節吃一些瓜果,可免除天氣不適而帶來的腹瀉。清朝張燾的《津門雜記·歲時風俗》中就有這樣的記載:“立秋之時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瀉?!币话闳藗兌际前压瞎龀筛?,提前晾曬,到了立秋這一天吃掉,就可以避免腹瀉。
立秋咬秋
7、喝“秋水”
四川東、西部流行喝“立秋水”。在立秋時節,全家老小各飲一杯,據說可消除積暑,秋來不鬧肚子。
8、“啃秋”
在老南京立秋節氣時,有著“啃秋”的習俗,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,比如“秋后十八盆”,表示立秋后還有長時間的炎熱;另外,關于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,更有“公秋涼爽母秋熱”的說法。
9、吃龍眼
立秋時節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,當地人認為“龍眼”就是“福圓”,食用龍眼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。
10、吃清涼糕
吃清涼糕在金華市民的心里,立秋吃西瓜、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。什么是清涼糕呢?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狀,倒在碗里。待第二天早上,結成一整塊。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,然后切成小塊,撒上白糖、醋、薄荷,清涼爽口、酸甜開胃。
相關推薦
2023-03-20
2023-03-20
2023-03-20
2023-03-20
2023-03-20
2023-03-17
2023-03-17
2023-03-17
2023-03-17
2023-03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