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不同地方緯度不同,日出日落時間也不同,比如赤道,一年四季日出6:00,日落18:00,冬至日北極圈內是極晝。太陽日出日落的時間會跟著節氣的變化而變動,在夏至時日照時間會明顯更長,而到了冬至就會相反,日照時間變短,天氣也會寒冷很多。
冬至簡介
冬至,又稱日短至、冬節、亞歲、拜冬等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,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,所以古人稱冬至為“亞歲”或“小年”。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,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。冬至日的白晝雖短,但是冬至日的溫度并不是最低;冬至之前不會很冷,因地表尚有“積熱”,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;由于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,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,顯然偏遲。時至冬至,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,民間由此開始“數九”計算寒天,民諺云:“夏至三庚入伏,冬至逢壬數九。
冬至節氣的習俗
在我國古代民間對于冬至節氣是非常重視的,在當時也是一個較大節日,而且有些地方依然把冬至當作節日過。北方地區有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宰羊以及吃餃子和餛飩,南方有在這天地米團和長線面的習慣。有些地方還保持著祭天祭祖的習俗。冬至吃狗肉的這個習俗是從漢代開始的。有傳說是漢高祖在冬至這天吃狗肉,覺得味道特別鮮美所以才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。有的地方現在也在冬至這一天,吃狗肉和羊肉等等,希望在之后會有好兆頭,在江南有赤豆糯米飯的習俗。人們認為在這一天吃赤豆飯,可以防災祛病,預防很多疾病。
2023-01-07
2023-01-07
2023-01-07
2023-01-07
2023-01-07
2023-01-07
2023-01-06
2023-01-06
2023-01-06
2023-01-06